【宜都】扎根农村誓不悔的“新农人”
优安的觅整理编辑:
连李国玲自己都没有想到,40岁后,她会扎根农村,成为一名“新农人”。
自199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李国玲先后在宜都民康药厂、宜都市医药公司等单位工作,后辞职下海,在城区经营药店,开设诊所,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又在城区购买一块土地,经营房地产生意,还在城区与人合伙经营豪爵足道健康管理中心,一切的一切显示,她事业的发展好像与农业农村在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上。
五年前冬日一个傍晚,李国玲在枝城镇九道河村走亲戚时,路过现九河园田园区时,看到一大片荒芜的土地上,几个年迈的老人,顶着寒风,佝偻着身体,正用锄头锄地,准备种植些什么,新垦出的田地,豆腐块大小,散落在荒芜的土地上,更显清冷和无奈。
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产业投入不够,李国玲早有所闻的,但看到这一幕,她还是被深深的触动,党中央刚刚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何不回到农村去发展,为乡村发展振兴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说干就干,李国玲转让了城区大部分生意,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到枝城镇九道河村,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家人都纷纷劝阻她,农业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吃力不讨好,但她依然不为所动,铁了心要在九道河村干出一番天地。
通过几个月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李国玲争取到了300多亩流转土地,随后,签土地流转合同,策划项目可行性,项目立项审批,土地出让,规划,项目建设等等,这一忙就是近两年时间,其中曲折心酸无以言表,罄竹难书,表现出一个女人少有的坚强与毅力。多少次迷茫无助时,她都咬着牙忍着痛勉励自己,坚持坚持坚持;每次感到无力前行时,总感觉周围农户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在凝视着自己,鞭策着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李国玲三四年的努力与坚持,项目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园区整体布局已经初具雏形,独具田园风光的农业综合体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营,杨梅、火龙果、突尼斯软籽石榴已突破种植技术难关并大批量生产,一米种植体验园、垂钓园、生态泳池、捞鱼摸虾池等一批农业休闲娱乐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民宿建筑群正在规划建设中。如今,“九河园田”项目已经发展成为集顾客吃、住、玩、购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综合体,顾客可以在园区内吃“朴食山房”餐、住乡村民宿、采摘四季水果、钓流水鱼、游生态园林,还可以撸起袖子体验农村生活,参与种田种地,烧火做饭,制作农副产品等活动。
截止目前,“九河园田”已经承办了亲子自然教育活动、农耕文化体验,户外拓展、团队培训、公司年会、户外婚礼、喜庆宴会等各种团队活动100多场次。
随着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九河园田”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 自2018年6月份开园以来,“九河园田”共接待接待旅客3万多人次,宜都市“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在行动”启动仪式我园区举行,罗联峰书记接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十几家媒体关于宜都市乡村振兴工作的采访也是在我园区举办,园区也先后接待省、宜昌市、宜都市各乡镇乡村振兴工作团队20多次。与此同时,公司创收能力也不断加强,开园半年多时间以来,共创收200多万元。
最让李国玲欣慰的是,在惠农方面,“九河园田”正积极发挥作用,一是促进周边农民就业,园区长期聘用了20多位农民开展田间日常农业生产活动,聘用了近10位农嫂作为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园区就业农民人均收入较原来增加1万以上;二是带动周边农户创收,周围农户的蔬菜家禽等农产品可以直销给园区,园区日均向周边农户收购农产品1000多元,惠及30多名农户,年可增加收入50多万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国玲常说,走上了这条路,就是一种修行,造福当地农民,发展好乡村经济,自己苦点累点,也无怨无悔,而且会义无反顾坚持走下去。
我也留言